工業(yè)設計中鈑金產(chǎn)品的設計與加工經(jīng)驗總結!——經(jīng)驗分享
時間:2022.08.13 / 12:41:00
Copyright INTO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.
鈑金是一種對6mm及以下金屬薄板的綜合冷加工工藝。包括剪、沖/切/復合(常說的落料)、折彎、鉚接、拼接、成型(如汽車車身)等。其顯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。本文結合實戰(zhàn)設計分享鈑金設計經(jīng)驗結晶。
鈑金具有如下特點:
①結構輕巧靈活;②較高的強度和剛度(前提:合理的結構設計);③導電(能夠用于電磁屏蔽);④成本相對較低⑤大規(guī)模量產(chǎn)性能好。
鈑金件的用途:
①汽車行業(yè)的發(fā)動機蓋②車門(鈑金沖壓成形后拼焊)③設備的外殼、外罩④電腦機箱⑤建筑排風通道。

NO.1
金屬片在下料及沖孔時會有R角及毛邊的產(chǎn)生,尤其在量產(chǎn)一個階段模具有所磨損之后, 毛邊會更為嚴重,甚至會割傷手指頭。因此在出圖制作模具時,就必須依功能,明確標示出毛邊方向。

NO.2
兩個相鄰的孔,孔邊到另一孔邊的最短距離,不得小于料厚的1.5倍。否則母模容易崩裂而使生產(chǎn)線斷線;斷線,修糢等都是造成本增加獲利降低的元兇。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.5倍,則必須運用跳格方式。
模具制作上以圓孔最堅固、好制造維修,唯開孔率較低。
以正方形孔開孔率最高,但因是90度角, 角邊容易磨損崩塌,造成要修模而停線。而六角形的Honeycomb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開孔更堅固但開孔率在邊緣比正方形孔差一點。

NO.2
打折邊時,邊壁上的零件或內(nèi)部凸出物不可離底面太近,10mm以上,否則凸出物下方的折角無公模沖壓其R角會比左右兩旁的R角大。R角不連續(xù),將影響外觀。
解決辦法: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適當長度的壓痕在折線上,如此將改善其外觀。

打折邊時,邊壁上的開孔也不可太靠近底面,3mm以上,否則開孔將因折彎牽扯而變形。 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與開孔相當長度,寬為料厚1.5倍的長條孔在折線上,其作用可將牽扯截斷而不影響開孔的外觀。

NO.3
螺絲孔的設計要點
一般固定螺絲的方式有三種
①鐵件平面上直接沖孔(through hole)或抽孔(drawing hole),使用自攻螺絲。自攻螺絲以三角自攻螺絲為佳,比較不會發(fā)生滑牙的問題。唯鎖付力道會比非三角自攻螺絲要重一點。
若以直徑3mm螺絲鎖付,則孔徑 d 應在于2.4~2.5mm之間。
若以直徑4mm螺絲鎖付, 則孔徑 d 應在于3.4~3.5mm之間。

②鐵件平面上沖孔(through hole)或抽孔(drawing hole),再以螺絲攻攻牙,攻M3或M4的機械牙。
若以直徑3mm螺絲鎖付, 則孔徑 d未攻牙前應在于2.6mm;
若以直徑4mm螺絲鎖付, 則孔徑 d未攻牙前應在于3.6mm;
若使用料厚為1.0~1.2mm時,建議採取抽孔(drawing hole)而不是穿透孔(through hole) .因1.2mm的料厚攻M3的牙時,只有2.5牙.較容易滑牙。

③ 鐵件平面上沖孔(through hole) 再鉚合現(xiàn)成品的固定螺帽(Self Clinching Nut).鉚合固定螺帽的孔徑 d以廠商的建義的尺寸為佳.但在鉚合螺帽(Self Clinching Nut)時必須注意,有鉚合專用機,但是,是一顆一顆加工鉚合,費工費時又費錢。所以幾乎所有加工廠都用一般沖床來鉚合。若不幸使用的機臺是傳統(tǒng)的沖壓機就有可能發(fā)生螺帽脫落的問題。原因發(fā)生在傳統(tǒng)沖壓機的沖壓速度太快,工件的材料來不及填滿螺帽或Stand-off 的凹槽就已結束。從外觀上完全查不出問題所在,但組裝成品時就有一些的螺帽會脫落。所以鉚合固定螺帽的機臺選用可以調(diào)整其沖壓速度的。

NO.4
一般我們在做防制EMI彈片時常採用的材料有:馬口鐵,鈹銅,不銹鋼片等。
馬口鐵表面鍍錫(Tin),經(jīng)手觸摸后留下的手汗容易造成生繡。其切削加工后切削面不再做處理亦容易生繡.容易沖壓成型,費用最低.但彈性最差,因含碳量低,即使做熱處理也無法增加其彈力。
鈹銅導電性最佳,材料費也最貴.但最容易斷裂,有結構方向性的問題.生產(chǎn)時必須注材料的方向性.必要時可做彈性定性的處理,可增加其彈力.
不銹鋼片目前使用最多.不生銹,不容易斷裂,但沖壓成型不易.模具容易磨耗使成品易產(chǎn)生毛邊.要彈性佳就必須做彈性定性的處理.否則壓過頭就回復不來.若想Cost Down不做彈性定性的處理,在適當?shù)胤阶鲆粋€Stopper避免彈片被壓過頭無法回彈而失去意義。
NO.5
一般金屬片在折彎后于折角的兩側由于擠料的關系會有金屬料凸出,造成寬度比原尺寸大,其凸出大小與使用料厚有關,料越厚凸出點越大。為避免此現(xiàn)象發(fā)生,可事前在折彎線上兩側先做個半圓,半圓直徑為料厚的1.5倍以上。邊料返折設計時,同樣方式處理。




鈑金在折彎時內(nèi)部的R角大于/等于1/2的料厚, 由于若不做R角,在多次的沖壓之后其直角會漸漸消失而自然形成R角。在此之后在此R角的單邊或兩側,其長度會有些許的變長。


以上設計參數(shù)為個人經(jīng)驗總結,非書面標準,只可參考,不可當做專業(yè)標準運用。
本文轉(zhuǎn)載自網(wǎng)絡,原作者“一加一學院”。